马楠教授带领智能交互团队师生,2019—2020年开展了基于轮式机器人的智能交互实践教学平台研发,此平台是以学生为主体,聚焦“智能交互感知与视觉理解”,以项目内容引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改革创新。 平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,凝聚校内外各方力量,依托智能交互团队先后承担完成的北汽集团、天津大学等多家单位委托的无人驾驶智能交互实际应用项目,以无人车智能交互应用的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,践行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,建设开放的《智能交互技术》实践教学平台,服务于广大师生,形成新工科实践教学新模式。 在已有实验和科研条件基础上,智能交互实践教学平台整合相关实验任务,建设4个创新实践智能交互系统,分别为:轮式机器人智能交互实践系统、基于目标检测与定位的智能交互训练系统、智能语音交互训练系统、三维人脸识别展示系统。 智能交互团队长期秉承李德毅院士提出“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,载体汇聚不同学科专业”的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理念,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、创新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,以实验资源共享开放为基础,依托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的产业资源,自主研发以“智能+交互认知”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,于2020年9月正式上线。 团队教师出版了《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》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教材,并在中国大学慕课开设《智能交互技术》在线公开课程,更好地开展面向智能机器人、无人驾驶的智能交互技术教学与知识普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