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楠教授带领智能交互团队师生,2021年依托此前先后参与研发北汽集团、天津大学等多家单位委托的无人驾驶智能交互实际应用项目,以无人车智能交互应用的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,自主创新研发设计轮式机器人智能交互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,用于人工智能、软件工程等工科专业《智能交互技术》课程的实践教学,有效解决了因时间、空间、实践教学资源等限制而造成的学生学习实践困难等问题。此平台以学生为主体,聚焦“智能交互感知与行为智能”。团队教师前期已出版《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》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教材,并在2021年被评为“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”;且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《智能交互技术》在线公开课程,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配套教程于2021年6月正式上线《智能交互技术》在线公开课程。运用移动端实现对虚拟仿真3D智能车进行交互控制,如实现车辆的前进、后退、转向、刹车,智能开关车门、车窗、后备箱等功能;系统还实现智能语音交互训练,涉及语音合成,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等研究内容。智能交互团队长期专注面向智能机器人、无人驾驶的智能交互技术教学与知识普及,不断践行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,并将继续以产业和技术发展为源动力,研发创新教学实践平台,努力探索机器人工程教育的产、学、研、创开放融合新生态,从而更好地开展面向智能机器人、无人驾驶的智能交互技术教学与知识普及。